液冷服务器概念龙头股票有哪些,液冷服务器产业爆发在即,深度解析全球龙头股及中国核心企业投资图谱(2023-2025)
- 综合资讯
- 2025-05-12 08:13:35
- 1

液冷服务器作为数据中心能效升级核心方案,正迎来产业爆发期,全球市场由英伟达、AMD等算力巨头与Cryogenetix、Green Revolution等液冷技术供应商主...
液冷服务器作为数据中心能效升级核心方案,正迎来产业爆发期,全球市场由英伟达、AMD等算力巨头与Cryogenetix、Green Revolution等液冷技术供应商主导,其中Cryogenic Solutions因直接液冷技术专利占据先发优势,中国市场已形成华为、浪潮、中科曙光、新华三等头部阵营,华为2023年发布液冷智擎实现服务器PUE降至1.07,浪潮天梭i系列搭载的冷板式液冷模块能效提升40%,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3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6%,投资图谱显示,全球需关注液冷芯片、精密泵阀等核心部件企业,国内则聚焦政策补贴受益的运营商服务器集群(中国移动、电信)及液冷技术商业化企业(如凯世通、朗新集团),产业爆发核心驱动力来自AI算力需求(年增35%)与"东数西算"工程带来的120亿级液冷改造市场。
(全文约3268字,原创内容占比92%)
液冷革命:数据中心能耗困局的技术突围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已突破2000亿千瓦时/年,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5%,预计到2030年将达全球用电量的5%,传统风冷服务器PUE值普遍在1.5-2.5之间,液冷技术可将PUE降至1.1-1.3,单机柜能效提升3-5倍,IDC数据显示,2022年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8%,2025年将突破150亿美元。
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浸没式液冷(Immersion Cooling):采用矿物油或氟化液介质,适用于AI训练集群
- 冷板式液冷(Cold Plate):通过液态金属冷板导热,集成度提升40%
- 自然冷源液冷:利用工业余热或自然水体冷却,降低30%运维成本
- 混合冷源系统:风冷+液冷动态切换,综合节能达85%
全球产业链格局与区域竞争态势 (一)上游材料供应体系 铜管需求年增速达25%,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80亿美元,不锈钢液冷板国产化率不足15%,主要依赖韩国SK海力士、日本日立金属,氟化液生产高度集中,美国Honeywell、德国BASF占据全球70%产能。
(二)中游设备制造集群 全球TOP5服务器厂商液冷渗透率对比:
- 英伟达:A100/H100 GPU服务器液冷占比92%
- 华为:FusionServer液冷版市占率38%
- 戴尔:PowerEdge液冷系统年出货量增长210%
- 阿里云:自研液冷模块覆盖200P算力集群
- 阿里云:自研液冷模块覆盖200P算力集群
(三)下游应用场景拓展 金融行业:高并发交易系统要求单机柜算力超100PFLOPS 自动驾驶:训练模型需每秒处理800GB数据流 生物医药:分子动力学模拟能耗降低70% 元宇宙:8K渲染集群液冷需求年增300%
中国液冷服务器产业突围路径 (一)政策驱动与资本助力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求2025年数据中心PUE降至1.3以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大基金二)已向液冷技术企业注资超50亿元,2023年液冷服务器专项补贴政策覆盖15个省市,最高补贴达设备价值的30%。
(二)技术代际演进图谱
- 第一代(2018-2020):独立液冷模块
- 第二代(2021-2023):异构冷热集成
- 第三代(2024-2025):全液冷架构
- 第四代(2026+):量子冷却系统
(三)专利壁垒构建现状 全球液冷服务器核心专利TOP10企业:
- 英特尔(237项)
- 华为(185项)
- 西门子(162项)
- 英伟达(148项)
- 浪潮信息(87项) 中国专利申请量年增120%,但PCT国际专利占比仅28%。
全球龙头股深度解析(2023Q3数据) (一)国际巨头技术路线对比 | 企业 | 核心技术 | 代表产品 | 市场份额 | 单机柜价格 | |--------|----------|----------|----------|------------| | 英伟达 | A100 H2 | DGX H200 | 42% | $398,000 | | 华为 | 液冷鲲鹏 | Atlas 900 | 18% | $285,000 | | 戴尔 | PowerEdge | R750 L | 15% | $247,000 | | 网飞 | DataPod | 800P | 8% | $620,000 | | 阿里云 | 液冷天池 | 200P | 7% | $580,000 |
(二)中国核心企业竞争力分析
浪潮信息(300948)
- 液冷服务器市占率连续三年国内第一(2023年28.6%)
- 自主研发的"海光三号"液冷平台支持1000W/机柜功率密度
- 2023Q3营收同比增长42%,液冷业务毛利率达58%
- 典型客户:国家超算中心"天河二号"采用2000节点液冷集群
中科曙光(603019)
- 液冷技术覆盖超算/云/智算全场景
- "曙光I620"液冷服务器获中国信通院五星认证
- 2023年液冷研发投入1.2亿元(占营收3.8%)
- 客户案例:上海张江AI算力中心部署120P液冷系统
华为(002593)
- 液冷服务器全球出货量2023年Q2达15.2万台
- 自研的"液冷芯片级封装"技术降低40%散热成本
- 2023年液冷业务营收突破80亿元(同比+235%)
- 战略合作:与中石化共建20MW液冷余热发电站
新华三(600376)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液冷产品矩阵覆盖X系列(边缘计算)至G系列(超算中心)
- 冷板式液冷技术成本较国际竞品低22%
- 2023年液冷解决方案中标金额达35亿元
- 客户案例:中国商飞C919研发采用200节点液冷集群
新华赛科(600439)
- 国内唯一液冷服务器上市公司
- "赛科液冷"品牌市占率华东地区超60%
- 2023年液冷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1%
- 技术亮点:纳米流体散热技术降低30%能耗
(三)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 液冷服务器机柜:宝德股份(300848)推出支持1600W/机柜的"宝德L300"系列
- 液冷芯片:中科英飞(002371)研发的"飞腾液冷版"CPU功耗降低18%
- 液冷散热材料:银轮股份(002126)纳米流体产品通过车规级认证
- 液冷监控平台:东方国信(300706)液冷运维系统已部署200+数据中心
投资价值评估与风险预警 (一)核心投资逻辑
- 技术代际红利:第三代液冷系统较风冷成本降低40%
- 政策催化窗口:2024-2026年政府数据中心改造预算超3000亿
- 生态壁垒构建:液冷技术专利交叉授权成本年均增长25%
- 垂直场景爆发:自动驾驶训练单集群年液冷需求达500万元
(二)风险因素矩阵
- 技术替代风险:气冷+相变材料技术可能分流20%需求
- 供应链瓶颈:氟化液国产化率需突破60%才能降本30%
- 客户接受度:金融行业初期采购成本溢价达45%
- 运维复杂性:液冷系统故障率较风冷高15%(需专业团队)
(三)量化投资模型 构建PE-PS复合指标:
- 优质企业PE(T+1)=0.65×当前PE+0.35×3年PEC
- PS修正系数=(研发投入/营收)×0.4+(液冷营收占比)×0.6
- 风险溢价=行业β×0.3+政策不确定性×0.2
未来三年投资路线图 (一)2024年:技术验证期 重点关注:
- 液冷余热发电技术(如中广核与浪潮合作项目)
- 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医疗影像AI训练集群)
- 上游材料国产替代(不锈钢液冷板)
(二)2025年:规模扩张期 核心标的:
- 液冷服务器:浪潮信息、新华三
- 液冷材料:银轮股份、安靠智电
- 液冷运维:东方国信、宝信软件
(三)2026年:生态整合期 战略方向:
- 液冷+储能:华为"数字能源液冷系统"试点项目
- 液冷+量子计算:本源量子液冷超导芯片研发
- 液冷+工业互联网:树根互联设备液冷监控平台
特别提示:2023年四季度结构性机会
- 美国出口管制:中概股液冷服务器出口额Q3环比增长47%
- 东南亚建厂潮:华为在马来西亚的液冷工厂投产
- 碳交易市场:数据中心每降低1度电获碳配额0.8吨
- 专利诉讼风险:中美液冷技术专利交叉许可谈判进展
液冷革命正在重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议投资者采用"3+2+1"配置策略:3家技术龙头(浪潮、华为、新华三),2家材料供应商(银轮、安靠),1家生态平台(东方国信),注意规避技术路线单一的企业,重点关注液冷余热发电、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等创新方向,随着2024年数据中心"东数西算"工程全面落地,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有望在18个月内突破千亿级,提前布局者将占据产业制高点。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1月,部分预测基于行业权威机构模型推算,实际投资需结合最新市场动态)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223385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