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留言簿承载着图书馆与读者的“双向奔赴”,也凝结着公共服务的智慧。这本留言簿何以引发关注?答案藏在细节里。一方面,馆方是真的欢迎大家提建议——起初留言簿被放在服务台,后被调整到楼道角落,让读者卸掉心理负担,自如吐露心声;另一方面,馆方是真的想解决问题——发现新的留言后,工作人员会转给业务部门研判处理、做出回复,即便是小朋友夹杂着错字的稚嫩留言,也事事有回应。为了回应读者关于饮用水水质的质疑,图书馆直接贴上数页检测报告。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向相关部门反映诉求往往面临两个问题:有没有地方提意见?提了意见能否有回应?如今,反映意见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畅通。很多政务服务大厅、博物馆、景区等公共场所都会设置留言簿,或是在线上开通意见箱。从更大范围来看,近年来,各地的12345热线、领导留言板等平台的建设颇有成效,它们成为市民反映“急难愁盼”的便捷入口,成为有关方面倾听民意诉求的重要渠道。
那么下一步,如何用好这些平台,以“有所为”回应群众“有所盼”,就很重要。显然,在这方面,一些地方还有改进的空间。例如,不少场馆的留言簿沦为摆设,其中只有市民单方面的建议和吐槽,鲜少见到官方回应,甚至很少被翻开;个别地区的便民服务热线长时间占线、排队,有的在打通后遭遇态度冷漠敷衍、互相推诿扯皮,本来简单的问题被一拖再拖……这些不担当、不作为的形式主义做派,无疑会挫伤群众提出建议、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
诚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回应”“踢皮球”是态度问题,“拖着不办”“办得很慢”或许出于有些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需要多方沟通协调,推进起来费时费力。也不排除城市管理中确实有些难以调和的问题,兼顾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并不容易。在这方面,有的地方对于暂时无法满足的诉求会说明情况,给出背后的考量和顾虑,通过详尽的解释争取理解。这种认真的态度和做法是推动城市更有温度、公共服务更有品质的重要力量。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更在于个体诉求能否得到倾听和满足,在于人们能否感受到尊重和温暖。“民生之大”是由一件件具体甚至琐碎的小事构成的,唯有公共服务部门肯下“绣花功夫”,事事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始终把群众感受放心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才会更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才会更加可感可及。
网友评论更多
905房贞言e
【AI智炼,工业先鉴】第七期|格...
2025/08/26 推荐
2614尉迟琳宏269
被誉为重大突破的美国抗艾药物,保险覆盖之路仍曲折
2025/08/25 推荐
356柳琛莉vh
广东新增336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
2025/08/24 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