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深化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五即”(课堂即赛场、任务即赛项、考核即竞赛、教师即教练、学生即选手)教学模式,通过将技能竞赛的竞赛内容、评价标准、场地建设标准、职业素养要求等融入日常教学,把课堂作为比赛场地、把学习任务作为比赛内容、把考核评价作为比赛过程,促进竞赛标准向教学标准转化、竞赛内容向学习内容转化、竞赛训练方式向教学方式转化、竞赛场地向实训场地转化。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参赛的教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是参加竞赛的选手,实现了教学与竞赛的深度融合。同时28网站app下载,构建了班级赛、年级赛、二级学院赛、校赛、市赛、省赛、国赛、世赛8级赛事体系,将竞赛延伸到班级内,以课程为载体开展竞赛,形成常态化竞赛机制。通过层层选拔,组建了由青苗班、工匠班、红星工匠班组成的备赛梯队,动态调整,进一步完善了竞赛选手的选拔机制。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和指导,为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打下坚实基础。
鼓励师生参赛。学院出台了《竞赛引领 岗课赛证融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指导意见》《青岛市技师学院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师生多参赛、参大赛,多拿奖、拿大奖。在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师生获得9金、9银、5铜,创学院历史新高。近3年,学院师生在各级各类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超1000余人次。
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对标国际、国内竞赛场地和设备标准,立足专业集群科学发展,建设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等一批融教学、培训、评价、竞赛、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营造了具有工作现场特征的学习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合、专业实训与大赛训练的融合、课程育人与环境育人的融合。
一是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探索将技能竞赛成果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路径和方法,通过将竞赛融入工学一体化教学全过程,打造了一批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学生在学中赛、赛中做,课堂吸引力明显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各大知名企业发挥才能,活跃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334.56MB
查看134.70MB
查看16.0MB
查看164.69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851翟仪儿p
印度“破例”向巴基斯坦发洪水预警
2025/08/26 推荐
7858郝娥瑞220
兰格焊管日盘点:行情反弹不顺畅?厂商价格窄幅整理为主
2025/08/25 推荐
193逄梵健bg
精神航空正探索战略选项
2025/08/24 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