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kvm使用方法,服务器的kvm使用教程
- 综合资讯
- 2024-10-01 20:32:08
- 6

***:本文主要涉及服务器KVM的使用方法与教程。KVM(Kernel - based Virtual Machine)是基于内核的虚拟机,在服务器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聚焦于服务器KVM的使用方法及教程。可能涵盖KVM的基本概念,如何在服务器环境下进行安装与配置,包括相关软件和硬件的设置步骤。也许会涉及到如何通过KVM对服务器进行有效的管理操作,如资源分配、虚拟机的创建与管理等内容,旨在为使用者提供在服务器上运用KVM的全面操作指南。
本文目录导读:
《服务器KVM使用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KVM简介
KVM(Kernel - based Virtual Machine)是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开源虚拟化技术,它允许将Linux主机转换为一个虚拟机监控器(Hypervisor),从而能够在单个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机(VM),KVM利用了Linux内核的特性,如内存管理、进程调度等,提供了高性能、稳定且安全的虚拟化环境。
(一)KVM的优势
1、性能高效
- 由于KVM直接运行在Linux内核之上,它能够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与其他虚拟化技术相比,KVM在CPU和内存的利用效率方面表现出色,在处理密集型计算任务时,KVM虚拟机能够近乎原生地使用物理CPU的指令集,减少了虚拟化层带来的性能损耗。
- 在内存管理方面,KVM可以利用Linux内核的内存管理机制,实现高效的内存分配和回收,它支持透明大页(THP)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内存访问效率。
2、开源免费
- KVM是开源的,这意味着用户可以自由地获取源代码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和修改,对于企业和开发者来说,开源的特性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也便于与其他开源软件集成,企业可以将KVM与开源的管理工具如oVirt结合使用,构建自己的虚拟化数据中心管理平台。
3、广泛的硬件支持
- KVM对各种硬件设备有很好的支持,它能够利用Linux内核中的驱动程序来支持不同类型的CPU、内存、网络接口卡(NIC)和存储设备等,无论是老旧的硬件设备还是最新的高性能硬件,KVM都能够适配并发挥其性能,KVM可以很好地支持Intel和AMD的多核心CPU,并且能够充分利用CPU的虚拟化扩展技术,如Intel VT - x和AMD - V。
服务器环境准备
1、硬件要求
CPU:需要支持硬件虚拟化技术,如Intel VT - x或AMD - V,可以通过查看CPU的规格说明书或者使用命令行工具(如在Linux下使用egrep - c '(vmx|svm)'/proc/cpuinfo
,如果结果大于0则表示支持)来确认。
内存:根据计划运行的虚拟机数量和每个虚拟机的内存需求来确定服务器的内存大小,如果要运行多个中等规模的虚拟机,至少需要16GB以上的内存。
存储:足够的磁盘空间用于存储虚拟机镜像文件,可以使用本地硬盘(如SATA、SAS或NVMe接口的硬盘),也可以使用网络存储(如iSCSI、NFS等),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虚拟机,推荐使用高速的本地SSD存储。
网络:至少有一个网络接口卡(NIC),并且根据网络需求(如是否需要网络隔离、负载均衡等)可以考虑添加多个网卡或者使用具有多个端口的网卡。
2、操作系统安装
- 选择合适的Linux发行版,如CentOS、Ubuntu等,以CentOS为例,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选择安装KVM相关的软件包组,在CentOS 7及以上版本中,可以在安装时选择“Server with GUI”或“Server”安装类型,然后在安装完成后手动安装KVM组件。
- 安装完成后,需要更新系统到最新版本,使用命令yum update - y
(CentOS系统)或者apt - get update && apt - get upgrade
(Ubuntu系统)。
KVM安装与配置
1、安装KVM组件(以CentOS为例)
- 检查系统是否支持KVM虚拟化,运行命令egrep - c '(vmx|svm)'/proc/cpuinfo
,如果结果大于0则表示支持。
- 然后安装KVM相关软件包,运行命令yum install qemu - kvm libvirt virt - install virt - manager - y
。
- 安装完成后,启动libvirt服务,使用命令systemctl start libvirt - d
,并设置为开机自启,命令为systemctl enable libvirt - d
。
2、配置网络(桥接网络模式为例)
- 创建桥接网络接口,编辑网络配置文件(在CentOS 7中为/etc/sysconfig/network - scripts/ifcfg - <eth0>
,其中<eth0>
为实际的物理网卡名称),添加以下内容:
```
TYPE=Bridge
BOOTPROTO=dhcp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br0
DEVICE=br0
ONBOOT=yes
```
- 编辑物理网卡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 scripts/ifcfg - <eth0>
),修改为:
```
TYPE=Ethernet
BOOTPROTO=none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S=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BRIDGE=br0
```
- 重启网络服务,使用命令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
创建虚拟机
1、使用virt - install命令创建虚拟机(命令行方式)
- 创建一个基于CentOS 7镜像的虚拟机,命令如下:
```
virt - install \
--name=centos7 - vm \
--ram=2048 \
--vcpus=2 \
--disk path=/var/lib/libvirt/images/centos7 - vm.img,size = 20 \
--os - type=linux \
--os - variant=centos7.0 \
--network bridge=br0 \
--graphics none \
--console pty,target_type=serial \
--location=http://mirrors.centos.org/centos/7/os/x86_64/
```
- 解释各参数:
--name
:指定虚拟机的名称。
--ram
:虚拟机的内存大小,单位为MB。
--vcpus
:虚拟机的虚拟CPU数量。
--disk
:指定虚拟机磁盘镜像文件的路径和大小,这里创建了一个20GB的磁盘镜像。
--os - type
:操作系统类型,这里是linux。
--os - variant
:操作系统版本变体,这里是centos7.0。
--network
:指定虚拟机的网络连接方式,这里采用桥接网络连接到br0。
--graphics
:指定虚拟机的显示方式,这里设置为无图形界面(none
),通过串口控制台(--console
)进行交互。
--console
:定义串口控制台的参数。
--location
:指定安装源的位置,这里是CentOS 7的安装源镜像地址。
2、使用virt - manager图形界面创建虚拟机(图形界面方式)
- 启动virt - manager
工具(在CentOS中可以通过在终端输入virt - manager
命令启动)。
- 在virt - manager
主界面中,点击“文件”->“新建虚拟机”。
- 在弹出的“新建虚拟机向导”中:
- 在“名称”字段输入虚拟机的名称。
- 在“内存”和“CPU”选项中,根据需求设置虚拟机的内存大小和虚拟CPU数量。
- 在“存储”部分,选择虚拟机磁盘镜像的存储位置和大小。
- 在“网络”部分,选择网络连接类型(如桥接、NAT等)。
- 在“安装选项”部分,可以选择从本地ISO文件安装、从网络安装或者使用已有的虚拟机镜像进行克隆等操作,按照向导提示完成虚拟机的创建。
虚拟机管理
1、启动、停止和重启虚拟机
启动虚拟机(命令行方式):使用virsh start <vm - name>
命令,其中<vm - name>
为虚拟机的名称,要启动名为centos7 - vm
的虚拟机,运行virsh start centos7 - vm
。
停止虚拟机(命令行方式):可以使用virsh shutdown <vm - name>
命令优雅地关闭虚拟机,如果虚拟机无响应,可以使用virsh destroy <vm - name>
强制关闭虚拟机,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文件系统损坏,应谨慎使用。
重启虚拟机(命令行方式):使用virsh reboot <vm - name>
命令重启虚拟机。
通过virt - manager图形界面操作:在virt - manager
中,选中要操作的虚拟机,然后点击相应的“启动”“关闭”或“重启”按钮。
2、虚拟机的克隆与迁移
克隆虚拟机(命令行方式):
- 关闭要克隆的虚拟机,假设要克隆名为original - vm
的虚拟机,运行virsh shutdown original - vm
。
- 然后使用virt - clone
命令进行克隆,
```
virt - clone \
--original=original - vm \
--name=new - vm \
--file=/var/lib/libvirt/images/new - vm.img
```
- 这里--original
指定原始虚拟机的名称,--name
指定克隆后虚拟机的名称,--file
指定克隆后虚拟机磁盘镜像文件的路径。
虚拟机迁移(实时迁移为例):
- 确保源主机和目标主机都安装了KVM并且配置了共享存储(如NFS共享存储)。
- 在源主机上,检查虚拟机的状态,确保其正在运行并且没有进行大量的磁盘I/O或网络传输。
- 使用virsh migrate
命令进行迁移,
```
virsh migrate \
--live \
--verbose \
--undefinesource \
<vm - name> \
qemu+ssh://<destination - host>/system
```
- 其中--live
表示实时迁移,--verbose
显示详细的迁移过程信息,--undefinesource
在迁移成功后在源主机上删除虚拟机定义,<vm - name>
是要迁移的虚拟机名称,<destination - host>
是目标主机的地址。
虚拟机资源调整
1、调整内存大小
命令行方式:
- 关闭要调整内存大小的虚拟机,运行virsh shutdown <vm - name>
。
- 使用virsh setmaxmem <vm - name> <new - mem - size>
和virsh setmem <vm - name> <new - mem - size>
命令调整虚拟机的最大内存和当前内存大小,其中<vm - name>
为虚拟机名称,<new - mem - size>
为新的内存大小(单位为KB),要将名为centos7 - vm
的虚拟机内存调整为4096KB,运行virsh setmaxmem centos7 - vm 4096
和virsh setmem centos7 - vm 4096
。
- 启动虚拟机,运行virsh start <vm - name>
。
通过virt - manager图形界面调整:
- 在virt - manager
中选中要调整内存的虚拟机,点击“编辑”->“虚拟机详情”。
- 在弹出的“虚拟机详情”窗口中,选择“内存”选项卡,然后调整“当前分配”和“最大分配”的内存值,点击“应用”按钮。
2、调整CPU数量
命令行方式:
- 关闭虚拟机,运行virsh shutdown <vm - name>
。
- 使用virsh vcpucount <vm - name>
命令查看当前虚拟机的CPU数量,使用virsh setvcpus <vm - name> <new - vcpus - count>
命令调整虚拟机的CPU数量,其中<vm - name>
为虚拟机名称,<new - vcpus - count>
为新的CPU数量,要将名为centos7 - vm
的虚拟机CPU数量从2调整为4,运行virsh setvcpus centos7 - vm 4
。
- 启动虚拟机,运行virsh start <vm - name>
。
通过virt - manager图形界面调整:
- 在virt - manager
中选中要调整CPU的虚拟机,点击“编辑”->“虚拟机详情”。
- 在“虚拟机详情”窗口中,选择“CPU”选项卡,然后调整“虚拟CPU”的数量,点击“应用”按钮。
存储管理
1、添加存储卷到虚拟机
命令行方式:
- 首先创建一个新的磁盘镜像文件,例如使用qemu - img
命令创建一个10GB的qcow2格式的磁盘镜像:
```
qemu - img create - f qcow2 /var/lib/libvirt/images/new - disk.img 10G
```
- 然后将这个新的磁盘镜像添加到虚拟机中,关闭虚拟机(virsh shutdown <vm - name>
)后,使用virsh attach - disk <vm - name> /var/lib/libvirt/images/new - disk.img vdb
命令,其中<vm - name>
为虚拟机名称,vdb
为新磁盘在虚拟机中的设备名称(可以根据需求调整)。
通过virt - manager图形界面添加:
- 在virt - manager
中选中要添加存储卷的虚拟机,点击“编辑”->“虚拟机详情”。
- 在“虚拟机详情”窗口中,选择“存储”选项卡,点击“添加存储卷”按钮,按照向导提示选择存储卷的类型(如磁盘镜像文件或物理磁盘分区等)、大小和在虚拟机中的设备名称等信息。
2、扩展虚拟机磁盘大小
命令行方式:
- 如果虚拟机使用的是qcow2格式的磁盘镜像,可以使用qemu - img resize
命令扩展磁盘大小,要将名为centos7 - vm
的虚拟机磁盘镜像(假设路径为/var/lib/libvirt/images/centos7 - vm.img
)从20GB扩展到30GB,运行qemu - img resize /var/lib/libvirt/images/centos7 - vm.img + 10G
。
- 扩展磁盘大小后,需要在虚拟机内部对磁盘进行重新分区和文件系统扩展,在CentOS虚拟机中,可以使用parted
或fdisk
工具重新分区,然后使用xfs_growfs
(如果是XFS文件系统)或resize2fs
(如果是ext4文件系统)等工具扩展文件系统。
通过virt - manager图形界面扩展:
- 在virt - manager
中选中要扩展磁盘的虚拟机,点击“编辑”->“虚拟机详情”。
- 在“存储”选项卡中,选中要扩展的磁盘,点击“扩展容量”按钮,输入新的磁盘大小,然后按照提示操作,在虚拟机内部同样需要进行重新分区和文件系统扩展操作。
网络管理
1、配置虚拟机网络(静态IP为例)
- 在虚拟机内部,根据操作系统类型进行网络配置,以CentOS为例:
- 编辑网络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 scripts/ifcfg - eth0
),修改内容如下:
```
TYPE=Ethernet
BOOTPROTO=static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S=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IPADDR=<static - ip - address>
NETMASK=<netmask>
GATEWAY=<gateway - address>
DNS1=<dns - server - address>
```
- 其中<static - ip - address>
为虚拟机的静态IP地址,<netmask>
为子网掩码,<gateway - address>
为网关地址,<dns - server - address>
为DNS服务器地址。
- 重启网络服务,使用命令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
2、网络故障排查
- 如果虚拟机无法联网,首先检查虚拟机内部的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等。
- 在宿主机上,检查桥接网络是否正常工作,可以使用brctl show
命令查看桥接接口的状态,确保物理网卡已经正确添加到桥接接口。
- 检查网络安全组或防火墙设置,如果宿主机上有防火墙,确保允许虚拟机的网络流量通过,在CentOS中,可以使用firewall - cmd
命令进行防火墙配置,要允许虚拟机的SSH流量通过,运行`firewall - cmd -- add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110632.html
发表评论